close

 【場次三】海洋國土發現之旅

 

2008年6月10,台灣的漁船在釣魚台遭日本海上防衛廳的巡防艦撞沉,引起了喧然大波,在一片紛嚷的釣魚台主權之爭中,領海、海權、漁權等字眼不斷出現在報章媒體,但您是否真的了解台灣的海疆範圍及其背後的法源依據?台灣的海岸管理現況為何?在此場次中,將透過專家的演說及「渡東沙」及「誰來釣魚®」兩部紀錄片,讓您認識台灣海洋國土的面貌。

 

專題講座:台灣的海疆及海岸管理  邱文彥

傳統上,我國的典章制度向來「重陸輕海」、「重開發輕保育」,尤其對於海洋與海岸敏感地區,以及海洋「藍色國土」缺乏關切和完善的制度。本次演講,將帶領大家認識聯合國於1982年制訂具有「海洋憲章」功能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本概念、台灣海洋治理的政策、體制和重要議題,以及海岸管理制度的最新發展,希望能提昇國人對於海洋與海岸保護的意識,進而促成「海洋國家」的建立。

 

 

 

講師介紹

 

邱文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與區域規劃研究博士、碩士。曾服務於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現借調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專長為環境法、海洋事務、海岸管理、濕地保育、環境規劃與管理、海洋文化資產、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海洋資源保育事務。

 

播映影片:

  渡東沙 柯金源/ 2005/60min

 

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東沙,沒有居民只有過客,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渡˙東沙」紀錄片,是自2000年至2005年間,先後以不同的交通工具登上東沙島,紀錄東沙的環境與人文樣貌,以及外國漁民侵犯台灣主權的實例,並收集1994年之學術考察資料影帶,完整呈現東沙環礁近十年來的困境與環境變遷。

  

 導演介紹 

柯金源,長期從事環境生態田野調查、寫作及報導攝影,自1993年起,連續十三年,在財經雜誌開闢了一個與環境相關議題的專欄,前後已累積了二十幾萬張環境記錄圖像、近四十萬字有關台灣田野調查的文字檔案。作品包含平面攝影、深度報導專書、紀錄片等。

 

 

 誰來釣魚® 陳芯宜/ 2000/ 16min

   

 

一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古人為釣魚台取了一個有趣又富詩意的名字,但複雜的國際現實卻使這個島越來越遠離這名字的本意。各種各樣想登島的與阻止人登島的人圍繞在這個島的周圍,但就是沒有一個人真能悠閒地在上面釣魚。

     短短的「誰來釣魚®」,四小段各有其所代表的意義,每一段的小標題而其中的®則試圖重新思考「擁有」這個動作的荒謬性與破壞性。它紀錄的不只是這個島嶼,而是這個島嶼像照妖鏡,反射出來的「幻象」! 

 

 

導演介紹

陳芯宜,從事紀錄片及電影創作多年,作品風格流暢明快,常在嚴謹的劇情架構中,展現細緻綿密的情感鋪陳、與難得的幽默感。其所拍攝的議題大多與人文、藝術文化相關,2007電影新作「流浪神狗人」一完成,即入選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並獲德國最大報提供之每日鏡報最佳影片,同時亦獲金馬獎三項提名: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最佳剪輯,更受邀韓國釜山影展競賽、瑞士弗瑞堡影展競賽等二十多個國家的影展邀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oteboo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