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場次一:內太空發現之旅 

 

長久以來,由於研究工具的限制,科學家對於「深海」這個區塊的認識比起外太空還少,深海彷彿是另一個「內太空」,充滿了神秘氣息。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經過了6年的調查,在台灣海域發現了80種世界新種的深海生物,其中5種並以「台灣」命名,不但證實了台灣海洋生物資源的豐富與多樣,更呈現出台灣海洋科學家默默耕耘的辛勤樣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自2003年起便與陳天任教授及中研院邵廣昭研究員合作採集深海生物,潮境工作站也因此嘗試深海生物飼育研究至今已滿6年。比起當紅的各式生物應用科技,基礎學科研究較不易受到注目與關心,但就是有這麼一群帶著傻勁的海洋科學家,為了拼湊出台灣海洋生態的完整樣貌,一點一滴地向無窮盡的海洋探尋。聽聽他們的故事,看看紀錄片及海科館潮境工作站所飼育的深海生物,您會知道,深海,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專題講座:前往深海的邀約

 

    

深海要如何定義?要多深才可稱為深海?從不同的領域來看,分類的標準不盡相同。依生物與生態環境特性區分,一般認為從海面到200公尺以「淺」的海域稱為淺海,200公尺以「深」的海域稱為深海。湛藍的海面下有著多彩多姿、令人嘆為觀止的生命力,絕對超乎你我想像。前往深海的邀約將介紹深海世界的「祕」與「美」,開啟深海世界神秘的面紗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嘗試深海生物蓄養試驗,期望將深海生物的多樣性,呈現在國人面前。

 

講師介紹

施彤煒,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學士)、水產養殖研究所(碩士)、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博士)畢業。民國88年回國後,即投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籌建工作至今。主要專長為甲殼類生理、生殖生理、神經內分泌學、水生生物飼育管理與自動化控制實務研究。主要籌建業務包括海洋科學及科技展示規劃設計、建構潮境海洋研究中心、北部火力發電廠歷史資料與設計圖說收集、發展與建立深海生物蓄養系統與技術等項目。

 

 

 

播映影片:

 

 深海探秘 公共電視/ 2003/60min

在神話故事中,常寫著深海裡住著巨大的海怪,牠們會攻擊船隻與人類,傳說許多的航海人,也曾在夜晚看過,來自深海的神秘之光,對於深不可測的未知世界人們總充滿著無限好奇與想像,從古老的傳說來到真實世界中,一群海洋生態學者搭乘研究船,企圖運用現代科技,來解開深海中不為人知的生態之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oteboo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